■主题阐释
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在高考作文中,文化自信也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2016年北京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标题要求考生谈论“老腔”这种传统文化形式的魅力。17年全国卷一材料中给出的十二个关键词中,“中华美食”、“长城”、“京剧”均在引导学生向国外青年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18年天津卷对“器”的理解也无不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命题方向 1.文化自信不是文化保守 文化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文化的魅力,我们有璀璨悠久的历史,各自鸣放的诸子百家,各色风格的诗词歌赋曲,壮丽的河山湖海,不乏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更有危难之际当仁不让站出来的斗升小民。一地名,一名言,一成语,一诗句,一古迹,无不可引出其背后的历史 ,这是我们文化的沉淀和底蕴。文化自信,不是文化保守主义。我们需要有兼容并包不卑不亢的心态去通晓中西文化,才能最终正确的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 2.文化自信,才能更好的弘扬、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如今,我们依然屹立在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华文明成为唯一自古传承至今的文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构成我们丰厚文化的底蕴,只有坚信文化的优秀与深刻,才能更好的继承、弘扬与创新。 3.文化自信是民族兴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文化的自信,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何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高分论点 1.文化可以兴国 2.文化传承五千载,自信人生二百年 3.文化自信而不自傲 4.以己之美,美人之美 5.文化复兴,从你我做起 6.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7.因为经典,所以自信 8.自信,自觉,自强 素材•名言名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 ——南怀瑾 ◆中国文化应该有一种自信和从容,没有必要去声嘶力竭地辩解。 ——于 丹 ◆越是自觉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时越能改革开放,兼收并蓄。——王 蒙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 ——歌 德 ◆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默生 ◆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森谷正规 素材•热点 《国家宝藏》:电视节目展现文化自信 《国家宝藏》是央视力推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节目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 “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梦见你千万遍,只想触摸你五官;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阴似箭。”通过节目,很多国家级宝藏走进公众视野:神秘的《千里江山图》,秦人守护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曾侯乙编钟......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那一个个饱经沧桑的国宝后都会热血沸腾。它们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也是岁月长河的见证者。通过它们,我们得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继而唤醒对民族根脉中的文化自信。 有专家评价节目的成功:节目极其关注中华文化,极其重视民族文化,极其热爱传统文化,并以民族文化为骄傲,以民族文化为自豪,以守护璀璨宝藏为己任,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