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通过节目唤醒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继而想要传承历史,想要弘扬文化,文化的自信就在其中。 素材•经典 余秋雨:文化自信,成就文名 余秋雨1989年开始向国家文化部递交辞去院长职务的报告。辞职报告先后共递交了23次,终于在1991年7月获准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包括多种荣誉职务和挂名职务。辞职后,他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他坚信那些遗址背后蕴藏的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一路与山河对话,与文明交谈,足以成为他今后创作的丰富给养。他当时确定的考察主题是“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然后便是漫长的路程,一路穿越,一路找寻,千年文化尽数在他的眼中浮现,在他的笔下流淌。他在考察沿途所写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快速风靡全球华文读书界,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他也由此成为在国际间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 余秋雨在《阳关雪》一文中这样感慨:“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那一杆竹管毛笔偶尔涂画的诗文,却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文人的魔力,正是来自对文化的自信与亲近。
【一得】文人们在文化的战场上驰骋冲锋,给支撑他们驰骋的动力,便是本国文化的底蕴,一位优秀的文人的诞生,一定源于本国优秀的文化。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2019年春节,一部中国人自己导演的电影《流浪地球》火爆荧屏,自2月5日上映二十多天来,热度一直不减,票房超过44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 《流浪地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打破了好莱坞科幻电影在中国的垄断地位,里面“带着家园去流浪”“命运共同体”“每个人都是英雄”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有别于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文化风格,引发了观影热潮,很多人在各大影视网站给与好评。 《流浪地球》大火后,有网友提出批评,认为影片中的中文对白毫无科幻感,如果换成英语配音,将会更成功。 电影肩负着传达、表现文化的功能,对本国电影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人们对本国文化的态度,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选好立意,自拟题目,选定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材料由三段话构成,第一段介绍《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火爆;第二段介绍《流浪地球》呈现出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引发观影热潮;第三段反映出有人对国外科幻片的推崇和对国产科幻的不自信。三段话中第一段是引子,第二、三段是话题。结合最后的提示,可知二、三段中所反映的,其实是国人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有人对本国文化充满自信,也有人盲目质疑,自我否定。从材料的“很多人”“有网友”可知命题人的情感倾向,为批评而批评,纯粹的认为英文比中文更具科幻感的思想是不可取的,缺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一味推崇国外文化是舍本逐末。
■考场范本 让文化不再“流浪”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大火,有人批评有人夸,对一部优秀的影片来说,争议在所难免,但如某网友一般把中文对白视为影片缺陷,认为还是英语更有科幻感,这显然已经不再是正常的批评,而是充满着彻底“是人而非己”的荒诞意味。一部《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在文化上的尴尬,对那些惯常接触、喜欢外来文化,言必欧美的人来说,传统文化已然被他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放逐,像影片中的地球一样,无奈流浪。 据说玛雅人在行路中,总是走走停停,因为他们担心“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这一具有宗教含义的话在如今的中国已成了事实。我们已经走得太快了,快到三十年走完人家一百年的经济之路,快到以让世界侧目的速度一跃成为世界上有数的大国,快到我们的“灵魂”已经跟不上,“文化”无法补给,只好随手拿起路边的“文化”并视若珍宝,试图填充精神的空虚。 于是有人一边骄傲于自己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的影响力日趋强大,一边对已然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弃若敝屣。反映在电影上,我们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触好莱坞等外来电影文化,却忘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对本国电影吹毛求疵,却同样品质的好莱坞电影大吹法螺。 “中文对白不及英文有科幻感”的荒诞之语向我们展示了不少人文化已经在流浪的尴尬事实。但好在《流浪地球》用中国文化元素的优秀唤醒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内心的那种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带着家园流浪是那么美好浪漫,呼应了我们几千年来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和守护家园的情怀,如何比不得好莱坞科幻电影中放弃故土远走他乡的“成功”?当地球发生灾难,所有人同舟共济,各自发挥自己的力量共同拯救世界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如何比不得西方世界永远是白人拯救世界的狭隘的民族观念?“每个人都是英雄”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如何比不得一个人大杀四方,成就孤胆英雄的传奇? 当然,文化从来都不是那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互相排斥。但至少,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葆有最基本的自信。不管我们多么开放和包容,多么兼收并蓄,本国文化都应该是我们的文化血脉之基,是我们可依托的精神源泉。放任自己的文化流浪在外,显然缺乏对文化最基本的尊重。 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的意义不仅在于开启了中国科幻纪年,更在于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好作品,需要各行各业展示我们几千年优秀文化精髓的人和事,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回归精神家园,不再流浪。
【亮点借鉴】标题化用影片《流浪地球》,既点明主题,又形象生动。开篇借材料中荒诞的批评破题,之后联系现实中“是人而非己”的社会现状,通过个别人对内外文化的不同态度来呈现文化在流浪的处境,再笔锋一转,具体分析影片蕴含的让人自信的优秀文化,三个反问构成排比,情感强烈,气势非凡。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