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1:以亲身经历作素材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其中,总会有一些事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快乐或忧愁,抑或是令自己感动或有所感悟的事,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作为素材填充到作文中去,因为叙述的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写起来自然就胸有成竹、娓娓道来。
例 一
2016年全国课标I卷阅读漫画材料作文,河北一考生以《爱的畸变》为题写道:
如果我考得好了,妈妈就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会细心地安排我睡觉,会抚摸着我消瘦的面颊,心疼地说:“乖,今天考了100分,这段时间学习辛苦了,你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吧。”
但是,如果我考得差了,哪怕仅仅退步两分。妈妈就会觉得天塌地陷,国将不国,我也成朽木不可雕了。她会先用暴力手段警醒我,“啪”,给我一耳光:“怎么退步了,说,是不是又打游戏了?”然后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你如果不考好,将来怎么考上好大学,怎么过上好日子呢?”最后是泪水软化,“儿啊,我都是为你好啊……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样做的啊。”
妈妈的爱,就这样随着我的成绩不停变化。
这篇作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说妈妈以成绩的好坏作为奖惩的依据:考得好,妈妈对自己的关怀无微不至,而考差了则不问青红皂白打自己耳光,这一正一反两则素材的运用,既贴近生活,又把妈妈这种爱的畸变表现得淋漓尽致,凸显了文章主题。
例 二
2014年全国课标I卷给材料作文,河南一考生以《找准钥匙》为题写道:
窗外北风呼啸,天空灰蒙蒙的,秃了的树在凛冽的冬天面前,终是弯了腰。偶尔渗进屋的几缕风,让我打了个寒战。15点50分,一个小时了,屏幕上已充满了字符,但我仍在一旁抓耳挠腮,因为这个程序只完成了一半,它只满足题设的一种情况,但另一种呢?怎么办?21点整,我无意间瞄了一下表。五个多小时了,字符被我反复打出,又被我反复修改。不行,不行,都不行。冥冥中,我感到自己走错了路,但却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跳出来,无名的怒火开始在我心中弥漫,空气中的寒冷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烈的硝烟味,我一怒之下将水杯砸向键盘。
“我不编了还不行吗?”
刺骨的寒风吹过,我瑟缩着,将头缩进衣领里,无尽的黑夜如水一般向我涌来,窒息的感觉突兀出现,朦胧间,我似乎听到了门开的声音——“咔”。
电脑屏黑了,显然是我的杰作。我无奈地看着,用手无力地按了开机。恍惚间,似乎看到了无数把钥匙悬在夜空。我知道编程是个智力活儿,如果没有钥匙,就是永远无法解开那一个个令人欲罢不能的锁。这就是算法的真谛。
我托着腮帮,气恼地看着题目。它是至今唯一让我花费五个小时都想不出解法的程序。
手无意识地动着,突然间,我发现屏幕上多了许多我从没想过的代码,这真是我打出来的吗?我逐行看下去,眉前的愁苦化成了眉梢的喜悦。原来如此!钥匙终于找到了!
这篇作文没有刻意拔高,有的是鲜活的亲身经历与真实的内心感受。作者对自己编程受挫时的内心感受描写得非常细腻。“五个多小时了,字符被我反复打出,又被我反复修改。不行,不行,都不行。冥冥中,我感到自己走错了路,但却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跳出来,无名的怒火开始在我心中弥漫”,写出了遭遇挫折时的伤感,真实可信。
类型2:以历史文化名人作素材把历史文化名人作为写作素材,不仅可以运用名人的故事,还能运用这些人的名言。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名人事例作为写作的素材,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让文章显得文采斐然。
例 一
2016年上海卷题目是给材料作文,一考生以《评价他人生活的“艺术”》为题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