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
小学作文
小考作文
初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发言
活动方案
思想汇报
会议纪要
事迹材料
规章制度

作文教学的审题与立意(5)

时间:2016-07-26  归属:高考作文指导

五、 抓住关联,辨证分析
导入:有时候,命题由多则材料内容组成,材料一多,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学会辨证思维,从现象到本质地深入分析,抓住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
例:材料一 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分析总结:
两则材料在内涵上有共同性。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题旨是: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

如果几则材料观点对立,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如: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分析总结:
材料1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可以改变人;材料2说明人可以不被环境影响。两则材料虽然对立,但都统一在“人与环境”这个话题之上,“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两则材料的中心。

例:(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已,只要够个兵的量就心满意足了。”
         (二)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分析总结:仔细阅读材料,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关联点,即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

总结:我们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上要注意把握好以上几点(多媒体),根据材料的不同,灵活处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走好作文第一步。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作文教学审题立意
  • 上一篇:高考半命题式作文审题指导
  • 下一篇:应用文写作概述教学设计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