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批改日记注重感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作文的评改能力
读完学生的日记,往往针对他日记中的内容和语言的使用情况,写上几句话。努力发挥语言传情达意的工具作用,指导他们写文、做人。观察仔细的,我称赞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明亮的眼睛;内容感人的,我表扬他们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勇于探索的,我鼓励他们奋发进取,积极向上;提出疑问碰到困难的,我热情地指导他们如何去努力解决。这种注重感情交流的批语,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老师和学生在写作上的互动,这种亲合力使学生得到极大的鼓舞。越来越多的孩子把日记看成是与老师亲切交谈的信息通道,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通过日记与老师谈心。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作文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我体会到这种能力应从低年级写日记时就开始培养,要减少苦劳役,研究点金术。把精批,变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学活动。让细改,成为作者本人的良好习惯,老师应努力调动其作文评改的自觉性,以促进其自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为此,我经常在班级展示一些好日记,引导大家评议: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准,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时,我也出示学生日记中写得不完整和不通顺的句子,引导大家讨论:这些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怎样表达才能把这样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从集体评他人的日记逐步过渡到自己评改自己的日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有了感性的认识,自我评价和修改文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孩子们逐步成了作文的主人。
总之,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让老师通过日记,更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更全面地关心学生的成长,对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老师们,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让我们做好他们的鼓励者、指导者,相信你也可以在孩子们的作文中获得喜悦和欣慰。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