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材方法
\"组材\"是文章构思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文章的结构形式和论证方法的运用。这里只说一些常见的组材技法。(请同学们与\"结构达标技法\"部分相互参照)
1.点面结合法
所谓\"点\",即典型性的材料,能够深刻体现主题和观点。对这样的材料要进行细致描写、深入分析,作为重点。所?面\",即指一般材料,只起辅助的作用,当以概述和列举为好。点面结合,能使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如有一位同学在写《父辈》这个题目时,对父亲送\"我\"去上大学、帮\"我\"办入学手续及整理床铺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等进行了详细地描写,而对其他同学的父亲的言行举止等作为一个整体略写,穿插其中,点面结合,有力地表现了父辈对下一代的关怀和厚望的主题。再如下面一篇习作:
跛足•拳击•掌声•雪耻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可惜他从小是个跛足,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天,他在操场上看打球,健壮而顽皮的印司为了戏弄他,故意拉他去打球。拜伦只好一再推托。印司便找来了只竹篮,硬要?穿\"上,在操场上走一圈。面对挑衅,拜伦屈于体弱,不得不含泪忍辱从命。然而,这难以容忍的侮辱,却使他暗暗下定决心:锻炼!用强健的体魄来雪耻。面对重重困难,拜伦毫不气馁。他坚持不懈地锻炼,终于达到了目的。在一次学校的拳击赛上,拜伦犹如一头小狮,一拳将印司打倒,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拜伦胜利了!
虽然拜伦只是为个人争气、雪耻,但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我不禁想起我国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练字的一则小故事。沈尹默25岁时,在杭州遇见了他的安徽朋友--陈独秀。一见面陈独秀就对沈尹默说:\"昨天看见你写的一首诗,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这不加丝毫掩饰的当众批评,使沈尹默满脸羞愧。过后,他决心从头学起,从最基本的执笔开始,每天取一刀纸,用大笔蘸浓墨临写汉碑,墨迹干后,翻转再练行草,写满方止。如此几十年不间断。他广采博征,勤学苦练,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
我反复玩味这两件事,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受了难堪的批评和侮辱,如果心灰意懒,从此一蹶不振,那只能蹉跎一生,一事无成,最终被时间所吞噬;如果变批评、侮辱为动力,自强不息,那就有成功的可能。古人司马迁,受了宫刑,发愤著书,这是众人皆知的。今人孙冶方,是个经济学家,在十年动乱中,蒙受不白之冤,被投入狱中达八年之久,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却以惊人毅力,坚持构思,完成了三万多字的《我与经济界某些人的争论》一书的腹稿。
此文所选材料,以拜伦、沈尹默的事例为\"点\",详写,其余为\"面\",略写。主次分明,点面结合。
2类型多样法
同一声音听得太多,会使人感到单调;同一色彩看得太多,眼睛容易疲劳。记叙文写人记事方法的运用、议论文论据的运用均是如此。如一篇议论文,要注意避免总是使用同一类型的论据,而应有意将不同类型的论据搭配起来,交叉使用。比如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引了一段名人名言,就不要再引一段名人名言,而应选择一件生活事例,这样,就能使文章显出变化,显得活泼,高考得分自然也就可以高些。
文段一:要搞好学习是否就非要忽视体育呢?我看不见得。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用一定的体育活动来调剂,经常的体育锻炼可以造就强健的体魄,而这则是学习的基础。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一生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巨著,还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文艺理论著作,可以算是\"学习好\"了吧?可是他在体育上也很在行。有一次一位爱好体育的青年来拜访他,交谈之余,青年在双杠上表演了一套体操动作,然后不无得意地对托尔斯泰说:\"伯爵,这个你大概不行了吧?\"托尔斯泰微笑着来到双杠旁,一纵身,也来了一套体操动作,那么娴熟,那么优美,这位青年不禁看得目瞪口呆。每年以高考上线率高而著名的市一中也很重视体育,学生中体育活动蔚成风气。去年他们对考入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做了一次调查,其中体育达标的高达90%。
文段二:参加体育活动与搞好学习并不矛盾,应该是不矛盾的。学习好照样可以体育好,体育好也不影响学习好。事实证明,学习好的同学往往体育也好。我省去年高考的文科状元在学校就是体育尖子,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的运动会。有人问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他深有感触地说?不仅不会,反而能促进学习。我这次高考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是平时的体育锻炼给了我一副好的身体,使我能够胜任紧张的复习与考试。\"我班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运动场上也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他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到操场上去搞锻炼。我校的英语尖子也很热爱体育,不仅是我校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第三名,而且是校体操队队员。……
两篇文章论述的都是学习与体育可以并行不误。文段一用了三个论据,一个是事理论据,说明体育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托尔斯泰的例子,一个是市一中统计数字。由于三个论据类型不同,文章显得活泼生动,说服力也较强。文段二也用了三个论据,但都是单一的个体事例。这样,文章就显得比较呆板,说服力相对而言也要弱一些。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