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导入:综观2006年高考,17道作文题,7道话题作文,6道命题作文,4道材料作文,和自1999年以来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相比,现在应该是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其他作文形式)并存的时期。尤其2006年全国卷1和2均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多媒体展示)
例如:(2006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 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如:(2006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就提醒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必须重视材料作文的形式。
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立意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考察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是否具有审清材料中心内涵的能力,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使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很难拿到高分。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