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牧关于作文有一段名言:“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这一段话,说得实在太好了。
“意”是什么?“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或者再说得“白”一点,就是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比如看到“最动听的声音”这道题,我们就必然要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寻找、确定并演绎这个“最动听的声音”。其实,这也就是对文章的基本构思。好的立意往往来自生活中最深刻的印象,来自情感中最强烈的共鸣,而这也就是大批评家刘勰所说的“为情造文”。
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会“为文造情”,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有一位同学在《最动听的声音》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家长、老师的唠叨是我最爱听的旋律,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这样的立意讲的是真心话吗?既然是“唠叨”,就是翻来覆去说得太多的意思,一般人对此都是会厌烦的。作者的意思无非是说家长、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该理解。那当然,但我们理解了,能够耐心地听就不错了,又何至于成为美妙的“旋律”,甚而至于成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呢?我看这就是言不由衷的违心之论了,如此硬“做”出来的文章,又怎能感动人呢!
还有更荒唐的。有文章写道,有位住校生从来不往家里打电话,却常常躲在被窝里听录音。后来,好奇的同学们偷偷地听了一下,里面竟是走路声和打呼噜声。原来,这位同学的父母是聋哑人,他竟把父母走路和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录下来,带到学校来听,据说对他来讲,这就是“最动听的声音”。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构思方面颇费了一番脑筋,但它给我们的感觉却是不正常,因为它实在没有什么生活的依据,没有真情实感,完全是虚假的编造。
“立意”的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一篇文章只能围绕一个主要的意思来写。比如,有的同学看到“网”这个题目,就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有关“网”的理解、分析和想象统统写进文章里去了,这样的文章岂有不乱之理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多乱文”。审题、打开思路时,“意”多一点是好事,但接着就要集中、提炼,最终确定一种“意”,并把它“立”起来。
当然,立意还有一个题材分量的问题。有一篇文章写自己感冒了,在课堂上鼻涕流得很厉害,问了几个同学,都没带餐巾纸。突然,有一个同学主动说:“我有餐巾纸,你要吗?”于是,作者就认为这是她所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了。这样写,未免给人小题大做之感,作者的思维活动未免有点“低幼化”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种更普遍的现象,就是一提到“立意”,许多同学就到别人的文章中去找现成的东西。比如,看到“最动听的声音”这个赛题,有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写一种最动听的声音:“花开的声音”。乍一看,真是美得很呀!可是怎么写呢?这也未免太难了。同学们也许在某些文章中看到过如此充满诗意的形容,也许人家写得很好,但你要生搬硬套就多半不好。因为那是某个作者在彼时、彼地,在某种特定文体中一次性成功的写作,不是什么“一写就灵”的灵丹妙药。有些人写作往往一提笔就去想别人,想所谓“范文”,想各种作文选,却不愿多想想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这实在是一种不自信而且不明智的表现。请记住,最适合你写的题材和立意,一定是来自你自己的认真思考。别人的好文章平时应该多看,但一定要把它转化为营养来强壮自己,正如我们吃牛肉不能变成牛一样。
高尔基在谈到“立意”时这样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同学们,让我们重视自己的经验,努力去发现生活的暗示,然后通过认真的构思,赋予它一个形式:这,就是作文最重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