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出自《孟子·告子上》。耆,同“嗜”,嗜好。【大意】人们对饮食的味道,有许多相同的嗜好。
2、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大意】饥饿的人在吃饭上很容易满足;干渴的人在喝水上不挑剔。
3、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大意】一个家庭的破灭,首先是自己在毁败它,而后是别人也来毁灭它。
4、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大意】普天下父母关爱子女的心情,人人都有。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自《孟子·尽心下》。【大意】如果一切都相信《尚书》。的,那么还不如没有这部《尚书》。的好。
6、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大意】吃饱了,穿暖了,安居了却没有教养,这种人跟禽兽就差不多了。
7、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出自《孟子·离娄下》。资,取。原,同“源”。【大意】如果取得的知识十分深奥,那么即使从其左右索取其他知识,也像是源源不断。
8、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三乐,第三种乐趣。【大意】得到天下的英才并能加以培养教育,这是第三种乐趣。
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礼记·学记》。困,困惑,疑难。【大意】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知识不够;通过教别人,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清楚的地方。
10、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出自《孟子·尽心下》。指,同“旨”,意义。【大意】言论如果是浅近而且意义深远的,这便是好话名言。
1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同情。【大意】一旦有了同情心,这是仁爱的开端;一旦有了羞恶心,这是道义的开端;一旦有了推辞谦让之心,这是礼义的开端;一旦有了是非之心,这是智慧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