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呼兰河传》并不是人们习惯理解的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没有贯穿全书的情节,故事和人物都是片断的,琐碎的。作者以果戈理式的“含泪的微笑”的笔法,描写那座寂寞的小城以及那里活动着的人们,展示了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场景。《呼兰河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来源于它的语言的自然美。《呼兰河传》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力求语言的朴素而不追求华丽。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愈加怀念故土。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以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般的散文风格、浑重而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呼兰河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却没有人出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尽管填坑并不难,但没有一个人去填。又到了小城举行盛典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我的祖父已年近古稀,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他最关心我,于是我一天到晚都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祖父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去游玩。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我们的几家邻居,有喂猪的,还有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劳作一边唱歌,过着快乐的生活;厢房里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是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12岁的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可胡家想给这个成天乐呵呵的小姑娘施下马威,总是无端地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大神”的话,决定用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叫有二伯的老光棍亲戚,他性情非常古怪,不大与人搭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祖父告诉我,有二伯30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争时,多亏他在,才保住了这个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一听就会伤心地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馆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冯歪嘴子和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成亲了。然而他的幸福生活遭到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于是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继《呼兰河传》后,萧红在香港还写出了长篇小说《马伯乐》,小说《后花园》,散文《小城三月》《北中国》,散文《骨架与灵魂》《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作品。
萧红其人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幼年丧母的她在冷酷的环境中长大,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官僚绅士,不仅对佃户奴仆十分残暴,对萧红也格外严厉。萧红从小就富于抗争精神,也十分同情理解民间的疾苦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