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里空出一个科长职位,科员邹明想参加竞选。
邹明知道有两个人会同自己竞争——陈军和夏光——并且知己知彼。陈军不是本地人,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到局里,父母在外地做买卖,很有经济实力;夏光是本地人,和县里某些领导是拐弯亲戚,有一些政治资源。
邹明自认为兼具他们两人的优势,最有竞争力:父亲是本县有名的企业家,和许多官员都有私交,和县委钱副书记的关系尤其好。
虽然局长在全局大会上表过态,“我什么都不看,只看工作能力”,邹明还是让父亲赶紧找钱副书记疏通。钱副书记是县里的主要领导,邹明觉得只要他肯出面,事情就能敲定。果然,钱副书记给局长打电话推荐邹明。局长满口答应,言谈间对邹明十分赞赏。
第二天,邹明获悉一条对自己非常不利的消息:夏光托人找县委张书记出面了。张书记可是县里的“一把手”,邹明估计自己十有八九会落选。没想到任命下来,邹明胜出。局长真是看工作能力啊,不然怎会不买张书记的账,邹明想着。
一年后,纪检组长的职位空出来。邹明和夏光依然是竞争对手。但有了上次的经历,邹明没把夏光当回事,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夏光强得多。
这天,分管副局长向邹明透露了一个小道消息:时任副科长的夏光已经被局长内定为纪检组长人选。邹明对此半信半疑。当晚,已经扶正的钱书记到邹明家做客,闲聊中听邹明说起这件事,问道:“要不,还是我给你们局长打个电话吧?”
邹明有些底气不足,“应该是我工作能力的问题,我们局长用人不看关系,竞争科长时夏光找张书记说了话,局长都没给面子。”
钱书记笑了,“那是因为张书记是局长表哥,给不给面子都不会生气,而我当时单纯作为副书记提的建议,他不能不考虑。”
说话间,钱书记的手机响了,正是局长打来的。“钱书记,是这样,局里准备提拔纪检组长,人大孙副主任向我推荐了一个,我基本同意了,但还想听听您这次有没有意见……”
钱书记的手机音量开得挺大,邹明在一旁听得很清楚,也终于知道局长提拔干部的标准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