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
小学作文
小考作文
初中作文
中考作文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单元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写作指导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发言
活动方案
思想汇报
会议纪要
事迹材料
规章制度

让学生的作文像秋天的菊花五彩缤纷

时间:2016-03-27  归属:中考作文指导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像秋天的菊花五彩缤纷,个性飞扬呢?

  写作本质是创造,是一种独特性很强的精神劳动,是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习作教学必须依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在习作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富有创造性的习作训练。如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味其情趣,才会去创新。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从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丰富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为了让学生有事可写,我们可以让学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给他们的大脑充电储存素材,储存的信息多了,可写的东西也就多了。

  2、创设情景,让学生想写

  教师在学生无意识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习作环境,并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在无意识中进行习作。这样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任务为兴趣。

  比如,写一次有趣的事,教师在不告诉学生的情况下和学生做一次《找黑板擦》的游戏,教师事先把黑板擦藏好,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黑板擦不见了,于是教师发话:“谁找到了,有奖!”孩子们便开始兴致勃勃地找起来……气氛非常热烈,当余兴未尽时,教师亮出话题:你刚才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能写下来吗?不一会儿,一篇篇各具特色的习作出炉了,既生动又真实的习作就产生了。学生哪有一丝难为之情呢?

  3、以情动人,激发兴趣,培养创新

  师生间情感的相融相通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必要条件。教师在辅导学生习作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习作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情动人,以情习作。我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采用了“下水习作”的办法,效果很好。如写《我要悄悄告诉妈妈一件事》,学生习作中出现泛泛而谈,缺乏让人感动的真情,针对这一情况,我身先士卒,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想对妈妈说的一件事,文章在班上读到一半,台下一片啜泣,师生间融进了真情的海洋。然后,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重写、修改,全班同学都在本周的随笔中记下了课堂上这一动人情景,内容丰富、抒情热烈、文笔流畅,让人感动。为驰骋想象扬起了风帆,这样,有利于学生习作的创新。

二、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观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习作言之有物。在日常习作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写作练习更富有创新性。

  1、从变化中发现素材

  世界是发展的,万物是变化的。老师平时就应该鼓励和训练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看到什么写什么,启发他们从变化中发现问题。日积月累就增进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活跃了创新思维。

  如,在《泡黄豆》的观察日记指导中,我首先教孩子们泡好黄豆,然后每天进行观察,再把观察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在学生的文章中就出现了“我的黄豆宝宝就像喝足了水一样,浑身鼓鼓的。”“早晨,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一下子想起,还要给黄豆宝宝洗澡呢!于是我赶紧从床上跳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纱布,眼前的情景让我惊呆了:黄豆宝宝已经长出了小芽,我欢呼雀跃‘我的黄豆宝宝长芽喽……’”

  2、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写作的素材在于积累,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怎样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实习期间,我是这么做的,语文课前抽出三到五分钟,让学生讲述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或是最近从电视、报刊、广播、图书中了解的信息,并阐述对其的见解和感受。有相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可以反驳,大家畅所欲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让每一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进行总结概括,使其观点更加准确、周密,条理更清晰。然后要求学生把大家所说的进行合理的组合删减,根据自己的观点写成小片段。学生为寻找话题而争做生活有心人。

  3、 串联事物

  串联事物是训练学生观察的方法,也是我的一点体会。在课堂上,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拿出一个人的铅笔盒,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看清铅笔盒子里的每个东西后,盖上盒子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东西方的颜色、形状。再让学生写出自己盒子里的每个物品,想想这些物品间的联系、用处。然后要求学生把铅笔中的事物进行整理、归类,开展一定的想像,把它们串联成一个小故事。这样就教给学生一种观察的方法,并进行不断的训练。既有助于观察力的培养,又由此延伸到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的翅膀,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正是有了想象,学生思维更开阔,头脑更灵活,语言更丰富,培养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

  1、创设情境、诱发联想,启发想象

  习作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简单,不懂得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也只是三言两语,因此,习作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声音。”

  2、组织活动、展开想象

  习作是吸收与倾吐的过程。观察认识是吸收,语言表达是倾吐。就吸收——观察认识来讲,小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会使他们感到亲切,容易染上感情色彩。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收获”真实的材料,提高观察认识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从思考中得到创新。比如,在举行“吹泡泡比赛”,比泡泡个儿大、形状多、色彩美,学生们不甘示弱,积极动脑筋,用不同方式吹泡泡,继而引发学生想象,泡泡的形状像什么?假如你是泡泡,想飞到哪里去,去干什么?由于创造性活动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丰富而又细致的写作素材,写起习作,就得心应手了,文章极富儿童情趣。

  3、续写习作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留有余地,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故事并未到此结束,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教师可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情节,进行思维训练。比如,学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让学生对大陆青年小钱和台湾同胞见面的情景展开想象,这种寓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体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4、虚拟幻想

  幻想是创造的萌芽,没有幻想就难以有创造,小学生特别喜欢幻想,假设未来的情景,以此自由地驰骋在想象力的天地中,充分利用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在习作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特点,研究能够刺激想象力的习作题目。这种题型题材宽、思路广,只要是学生所熟悉的人、事、物,都可以选择作为题材,通过合理想象,虚拟成文。比如《未来的食物》、《给动物王国编童话故事》、《畅想新世纪》等。在训练时,学生可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遐想,但要有明确的中心。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大有益处。

  总而言之,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离开想象,创新的翅膀就会折断;离开想象,创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组织开展创造性活动,抓住一切有利的契机,使学生沉迷其中,创意出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要充分利用习作教学这个有利条件,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习作孩子们童心在创新作文中飞扬。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学生的作文
  • 上一篇:把作文评语写到学生的心坎里
  • 下一篇:2016中考作文指导:从四方面切入构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