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平心而论,《全唐诗》中所收张继的40余首诗中,其他诗作称不上是上上佳品,惟独这首《枫桥夜泊》堪称唐诗中的精品。诗使寒山寺更加名重禅林;寺又使张继和他的诗远播重洋。寒山寺始建于南朝粱天监年间,距今已1400多年。唐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在此任主持。后拾得东渡日本,只剩下了寒山,后人便因僧命寺。一千多年来,寺院遭5次火毁,除诗碑外,当年建筑已不复留存。现存的殿宇为清末重建。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这千年古寺。视际所及,我感到天下寺庙的格局和陈设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佛像、金刚、罗汉、藏经楼、大雄宝殿等等。与众不同的是,寒山寺殿内有寒山与拾得的塑像,他们相顾微笑着手舞足蹈,自得其乐。另外,寺内碑廊陈列的碑刻闻名遐迩,有《枫桥夜泊》诗,最早刻石者为王硅,早巳失传,明代文征明又重写,明末又遭火毁,现所存字迹不足十字,后又由清代朴学大师俞樾补书重刻。此外还有韦应物、陆游、唐寅、王士桢、康有为等题咏寒山寺的石刻。
大雄宝殿的香火很旺,身着各色服装的善男信女们虔诚地顶礼膜拜着,众位高僧也手持木鱼,双目紧闭,肃穆地为膜拜者口诵经文。据说,寒山寺的古钟只有午夜时分才可敲响,千余年来,那108下钟声不知震撼过多少人的心扉。
信步走出庙门。正对庙门的一方宽敞的影壁墙上,黄底黑字的“寒山寺”三个浑厚雄健的大字让我凝视良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尽管此刻还是朗日高照,然而这古寺的钟声和诗句让我恍惚间似沉进了江枫飒飒、渔火撩人、钟声绕梦的姑苏夜半。对张继的这首诗,历来的注释一直比较低调,称其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情的七绝。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特别是三四两句,以往普遍认为是凄楚的钟声使旅人的愁情更加浓烈。而我却以为,恰恰是这钟声使作者自省自警,从一腔愁绪中得到了解脱。按佛经的说法:“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当年张继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羁旅枫桥,冷月西斜,栖鸟惊噪,难免悲从中来。但作者的情绪并没有止限于此,当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来,他深受启迪,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了这千古绝唱,并在文学史上占有了引人注目的一席。或许也正是这钟声才清除了他不第的烦恼,促使他继而刻苦攻读,再次进京应试,终于中了进士。果真如此,我想,那(枫桥夜泊)大概应该归于禅诗一类了。
……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学禅事进入禅的境界还真是件难事,只有靠自己的灵性去认识或领悟。这种灵性,只能是个人的长期陶冶修炼,才可能形成。
……其实,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正设置着种种诱人的机遇和恼人的坎坷在等待着他们。是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既然进庙烧香,就要有个禅的心态。否则,欲无止境,当了皇帝还想成仙,天生的幸运儿总想锦上添花,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导致物极必反,喜极生悲。世事哪得诸般都占尽呢?凡人还是应该调整心态,安心静虑,平和地待人、待己、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