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四集 黑龙江解说词(4)
在飞行途中,常常有大片的湿地进入我们的视野。也许你想象不到,它们占据了黑龙江省面积的十分之一。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的故乡,野生丹顶鹤全球仅有2400多只,其中的300多只生活在扎龙,成年丹顶鹤展开翅膀能达到两米多,但体重只有10公斤左右,轻盈的身形使丹顶鹤的飞行高速可以超过5400米。湿地不乏迷人的风情,也盛产生命的奇迹。黑龙江省拥有中国五分之一的湿地,这些绿色宝藏构成了它丰实的家底,也改变着人们对于黑龙江的印象。
这趟旅程,我们将跟随黑龙江探访边境风光,前往一座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城市,顺流而下,加入一场火热的冰上马拉松。黑龙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它流经中国,俄罗斯,蒙古,全长4370公里,黑龙江拥有200多条支流,这些河流紧密配合,冲积出了肥沃的黑土,也塑造了黑龙江省的底色。冰封的江面上,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角逐正在上演,参赛队员来自两个不同国家,中国与俄罗斯。冰球比赛的场地设在黑龙江上,这是中俄两国的界江。今天,这里的人们通过体育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冰球场所在的黑河市,是中俄互市的重要口岸。跨国生意,黑河人已经做了快两百年,地缘优势决定这座城市和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在它的对岸,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两座城市相隔不到千米,它们被称为“中俄双子城”。沿着黑龙江前进,我们与一群马拉松爱好者不期而遇。将全程赛道设在冰封的江面上,是这场马拉松的亮点。待大地回春,冰雪融化,这条赛道将化为滔滔江水奔向海洋。
这趟旅程连接着黑龙江省的昨日与今天,探访一座沉睡的机车库,沿着铁路的轨迹,抵达这片辽阔大地的心脏,听它诉说过往的荣光与未来的梦想。威虎山原本是一处无名高地,一部《林海雪原》让它家喻户晓,据说,小说里杨子荣剿匪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1967年,此地发现了土匪“座山雕”的巢穴遗址,这更加证实了人们的猜想。距离威虎山不远的影视城,是为了拍摄电视剧《林海雪原》而建造的。在这里,历史仿佛被按下重播键,智取威虎山的经典故事被一遍遍演绎。威虎山脚下,坐落着一个百年小镇,小镇的历史,从这两百多座俄式建筑开始。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横道河子成为铁路施工的指挥中心,大批的俄国工程技术人员来到这里生活,这个扇面建筑,曾是存放机车的库房,通过转盘,机车可以轻易地调转车头方向。随着蒸汽机被内燃机取代,机车库在20多年前已经停止使用,蒸汽时代在这里定格,但小镇与世界的联系并未中断。如今,横道河子依然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必经之路。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哈尔滨就依傍在它的身旁。松花江特大桥的3个白色大拱特别显眼。2014年,这座新桥建成通车,与它相隔几十米的百年老桥正式退休,这座老桥几乎与哈尔滨同龄,它是1901年由俄国人建成的。100多年来,它始终是中东铁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地理位置优越的哈尔滨被选为这条铁路的中心。哈尔滨马拉松赛事在秋天拉开帷幕,从老城出发,穿过松花江前往新城,3万多人正在穿越这座城市的昨天。
100多年前,中东铁路率先连接了哈尔滨与世界,铁路带来了货物,也带来了移民。最多的时候,这座城市曾云集19个国家的领事馆。20世纪30年代,这里是亚洲第二大国际都市,被誉为“东方莫斯科”。100多年前,这里是松花江畔的一个临时码头,货船就停靠在今天的防洪纪念塔附近,卸下船的物资,通过人力车和马车运往工地。久而久之,原本的荒草甸子给蹚出一条道路,这就是中央大街的雏形。后来,涌入哈尔滨的外国移民买下了沿街的土地,这里逐渐变成一条洋味十足的商业街。随着外国移民越来越多,各式教堂陆续在哈尔滨建起,这座城市留下了俄罗斯文化的印记,新的生活方式也被带到了这里。俄国人对于啤酒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中国第一座啤酒厂,原本没有饮用啤酒习惯的哈尔滨人,现在人均每年消费啤酒超过100瓶。东西方文化的奇特交融,隐藏在这个叫老道外的区域,在那个洋人聚集,商贸盛行的年代,中国商人也学着将店铺临街的一面建成西式模样,而后宅则保留中式风格。这是中国人习惯的生活布局,100多年来,肥沃的黑土地曾涌现出许多时代契机,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相信这片土地蕴藏的潜力。在哈尔滨脚下,是一条生机勃勃的东北亚经济走廊,这座城市涌动着奋进的渴望,也寄托着一个国家对合作共赢的向往。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