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话题作文-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写作思路,名言,经典素材,意林故事(2)
关系型话题作文-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写作经典素材
经不起挫折的“故事大王”
(儿童的挫折教育需要加强)
最近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故事大王”选拔邀请赛上,尽管孩子们都是全力以赴,但由于“表现太假”,难以赢得评委的赞许和观众的掌声。比赛最终变了味,成了“比哭大赛”。
一个女孩在故事还没讲完时,看到了工作人员举起的“超时”牌,当即脸红耳赤地愣住了,随后走下台来就大哭不止。立刻有家长和辅导老师围了过来,纷纷开始了对裁判的埋怨。女孩在大家的“声援”下噘起嘴哭得更凶了。
比赛期间,大会安排参赛的小选手和鞠萍、豆豆等著名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联欢,其间公布参加决赛选手的名单。一些正玩得兴高采烈的孩子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毫无顾忌地大哭起来,更有甚者,一边哭一边在地上滚来滚去。
“不仅在宣布复赛结果的时候场面尴尬,当晚小选手住得最集中的一栋宾馆楼上也是哭声阵阵,一些家长和辅导老师不是从正面安慰和引导、鼓励孩子,而是一味抱怨选拔不公正,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住处不断有选手的家长和老师上门来找。”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
儿童教育专家、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健兴认为,在这次比赛中,许多孩子表现出不能经受打击的性格缺陷,这是一种“常见病”,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缺陷。部分家长和老师忽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对他们从小就开始大包大揽,不让他们经历丝毫的风吹雨打,这样做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古人的挫折故事
(忍受不了挫折便成就不了事业)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做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总共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最终才确定用钨丝来做灯丝,提高了电灯的使用寿命。法国作家小仲马,不靠其父之名气,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报社寄稿,却都被报社退了回来,但他没有因此而失望,仍继续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试想,如果祖冲之苦于那繁琐的计算、屡次的失败,而选择了放弃,他能有这一番成就吗?如果爱迪生对于自己的失败感到灰心失望,不再继续做实验,他能有2000项发明创造,从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吗?如果小仲马忍受不了一次次退稿的打击,不再继续写作,会有《茶花女》这部名著问世吗?
柏杨的痛苦与挫折的经历
(挫折是人生的一种救赎力量)
柏杨是台湾著名作家,1979年,他因为“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直到1985年才被放出来。五年的牢狱生活,把柏杨从一个“火暴浪子”改变成为“谦谦君子”,不再像过去那么尖锐、激进,而是变得理性、温和。就连周围的人都说:“现在的柏杨很有同情心,也知道替别人留余地,不像从前,总是那么火辣辣的。”
柏杨说,他也曾经怨过、恨过。他回忆那段日子,经常失眠,半夜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恨得咬牙切齿,如此,前后大约持续了一年。后来,他意识到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否则,他不是闷死,就是被自己折磨死。
于是,他开始大量阅读历史书籍,光是《资治通鉴》前后就读了三遍。他从这些书籍中领悟到,历史是一条长河,个人只不过是其中微小的一点。他了解到一件事:生命的本质原本就是苦多于乐,每个人都在成功、失败、欢乐、忧伤中反反复复,只要心中常保持爱心、美感与理想,挫折反而是使人向上的动力,甚至成为一种救赎的力量。
大文豪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复活》,内容述说一名女子经历了人生中各种打击,她的内心始终充满着悲愤与怨恨。然而,在她最后流放的日子里,她终于觉醒,不再怨叹自己的遭遇,反而很感激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际遇。肉体上尽管受创,但她让自己的精神重新得到复活。柏杨觉得“复活”这个故事,很像他自己。
自杀的大学生
(放大痛苦酿悲剧)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年龄段青壮年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尤其近几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大学生自杀是我们不能忍受的损失,它给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的,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应邀前来“大学生抑郁与自杀预防与处理培训班”讲学的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心理咨询与会诊中心主任Louise Douce教授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2004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在对该校学生调查中发现有14.6%的学生表述自己在一年内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也在今年对101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1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高于成绩好的学生,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对现在的大学生充满同情:“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突,有各种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怎么面对困难、有哪些处理压力的技巧等等这些孩子们在正常发展阶段就应该得到解决的问题,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而被忽视。”
很多研究证明,尽管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挫折、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困扰、难以适应环境等是导致很多大学生选择自杀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仍旧缺乏挫折教育,将会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损失。
浙商补课
(直面挫折才能找到出路)
2005年4月,一群浙江纺织企业老板步履匆匆,他们赶着场寻求补WTO课的机会。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给这些浙商创造了发展新机遇,也带来了从未经历的国际化挑战。
去年浙江纺织品涉案“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障措施)14起,涉案金额高达9.67亿美元,占涉案总额的85%。这或许能解释一个关于纺织品“走出去”的话题之所以引起政府、浙商如此重视的原因。而背后更严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较为突出的以同质化的中低档产品为基础、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无序竞争,已成为制约浙商进入国际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外强大的竞争,给以低价格低成本见长,核心竞争力不够的浙江企业一个措手不及,粗放式增长方式、产品附加值低、开发能力不足……一系列的缺点也随之表现出来。震惊世界的“西班牙人烧温州鞋案”就是这类现象的极端表现。
为应对欧美贸易壁垒,短短半个月内,浙江已经召开了三次与纺织品出口相关的会议。“浙商应该争取从靠低成本竞争转向靠高技术高质量结合的产品竞争,这样不仅现在有优势,而且还有持续发展的后劲。”这是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为浙商国际化开出的药方,并被浙商自己认同为急需要补上的一课。
其实,这也是初次在WTO试水的商人都会遇到的困境,快脚步的浙商则提前了相遇时间,渴望找到突破点的他们,正努力学习着国际市场潜规则,剖析自身不足,不断改进,期望通过这些行动在今后的国际舞台跳出更华丽的舞步。
开普勒多舛的一生
(成功需要不断经历挫折)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心理学家教你怎样应对挫折
(对付挫折需要科学的方法)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那么,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又应如何进行调试呢?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愤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他们的成功经历很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去学习。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刘备痛苦后的错误抉择
(放大痛苦会做错事)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苏武与王昭君
(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是最好的选择)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乎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东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贿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桑兰的笑容
(挫折后选择坚强)
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桑兰在体操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使她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上,一次赛前训练,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为“著名”。让桑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部位失去知觉。
但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征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
如今,24岁的桑兰,人生的美丽画卷刚刚展开。她曾经跌倒过,她正在站起来。告别了自己心爱的体操训练场,把奥运冠军的梦想尘封在心底,桑兰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永远微笑着的“阳光女孩儿”。她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不仅在北大新闻传播专业苦修学业、在“星空卫视”主持一档《桑兰2008》的体育节目,还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做令所有华人想起来就热血沸腾、激情洋溢的申奥形象大使、残奥大使,做一名光荣的奥运圣火的传递者……桑兰用她的微笑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