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森林的小鸟范文】
先识林再逐林
对同样一片森林,为何小鸟看到的只是一颗颗树,而老鸟却能看到另一番风景——一片森林呢?
也许你会说,这是经验使然。确实,老鸟历经沧桑,经验丰富,而小鸟初出茅庐,还只是一张白纸,二者自然会有不同的世界观,也便有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眼光和态度。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小鸟不识森林呢?
这是因为小鸟身处局中,正所谓“当局者迷”。老鸟曾经也是小鸟,它一定也像如今的小鸟一样彷徨,一定也曾疑惑森林所在,但现在的老鸟洗尽铅华,已跳出 局中,它现在是一只“过来鸟”,是“旁观者”,所以看的真切,看得到森林。其实,不只是鸟,任何生物都是这般,一开始总是当局者,经历过之后才是旁观者, 从当局者到旁观者这一过程谁都无法逃脱,小鸟正处于当局者阶段,必然见识,眼光都不如老鸟来的远大,也难免不识森林。
但是,这绝不能成为小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借口。毫无人生阅历的小鸟想要追寻未知的森林,在得到老鸟的提点之后,它仍固执己见,认为身旁的是木不是林,这难道不可笑?可想而知,它已错过、将错过多少森林,却还“识庐山真面目”?
退一万步说,作为世界的最新的生命,小鸟有权利也有理由不接受老鸟的经验教诲,前方的路是直是曲,都该它自己去体验,哪怕会遍体鳞伤。 即便如此,如果小鸟有计划的前进,去实践,去认知,去探索,对森林有一个全方位的准确的了解,而不是盲目追求,会不会更能够省事节力地达到目标,实现理想呢?
答案毋庸置疑,就好比你迷失在丛林,如果想走出这丛林,最好能够找到地势高的山头,从高处俯视,把握地形的脉络,把走出丛林的路看的一清二楚,了然于 胸,也只有这样,你为目标踏出的每一步才会坚定,才会明确。祥子就是一例,他对于买洋车这个目标有充分的认识之后才下决心攒钱买车,而非毫无理由。聂赫留 朵夫也是如此,认清了社会的黑暗之后才他毅然决然地为底层人民奔走效劳,并非一时冲动。祥子也好,聂赫留朵夫也罢,他们对自己想要的、想做的都谙熟于心, 不论结果如何,他们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值得肯定的。
在这个声名与金钱并存,英雄与狗熊共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性的大脑,更需要清醒的认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年轻与否,对所追求的森林要有清醒而 深刻的认识,适当听取前辈的意见,轻装上阵,如此这般,在寻林路上才不会“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至于南辕北辙,不至于耗费无用的时间和财力,才能成为英雄 而不是狗熊。
若要逐林,必先识林。
学会驻足,欣赏路旁花开
清风吹過,飘然无痕;鸟儿飞過,影去无踪。繁华世界,有多少人行色匆匆,只顾一心低头赶路,却忘记了路旁还有盛开的鲜花。
学会驻足,整理一下凌乱的思绪,洗去旅途的劳顿去找寻一种安然的惬意。或是仰望星空,数点点繁星;或是俯视大地,嗅泥土气息。哪怕一个驻足之后的回眸,都会成为永恒而美好的回忆。
唯有驻足,才能看清路旁的风景。
于是,哲人们慢下脚步,于尘世中独寻一抹心灵的宁静。恍惚之间,庄周梦蝶,翩然起 舞。他,一个真正的隐士,不愿与污浊之人同流合污,不愿随动荡的时代狂飙突进。乱世之中,唯有他选择退隐,选择幻想,选择停留。他停住脚步,便看淡了你争 我夺、名利富贵,便看破了你死我活、明争暗斗,远离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他停住脚步,毅然选择以孤傲高洁之名独行于世。有庄周驻足陪伴,中国文人从此不 惧孤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滔滔的江水淘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然而,那些那些敢于 自称此生无憾的人,定是懂得在前行之路上小憩的人。他们身怀发现美的慧眼,懂得张弛之道,愿意暂时停下脚步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须知,驻足不是停步不前, 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驻足不是纵情声色、及时行乐,而是养精蓄锐。
亦官亦隐之人,古已有之。孔明、陶潜、王维••••••都曾在官与隐的边缘上徘徊 过。他们或隐于山林,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或出而入仕,造福一方,两袖清风,美名远扬。他们驻足,流连于山林,吟诗作赋,在与自然合二为一之时,也为出仕 积累了足够的社会声望。他们走出山林,重返世俗,又将谦谦君子之风带到庙堂之上、江湖之间。
走走停停,亦走亦停。一时的驻足,只是有志之士前进力量的积累;以退为进之策,正是他们展翅高飞的前奏。儒家中庸之道,尽在于此。
学会驻足,在奔波劳顿的旅途之中,采一朵路边的花,然后,背起行囊,继续前进。漫漫前行路上,花开正好之时,请不要忘记驻足,停下来欣赏路旁花开。
点评: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也不例外,往往只顾埋头学习, 忘了停下来补充一下能量。作者在这一背景下发出了“学会驻足”的呼吁,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身边事件的观察关注。作者并不是空洞的说理,在文章中举了众多名 人事例来丰富文章,增强说服力。文章多运用短句,语言优美。